新闻动态

广西绿色建材与建筑工业化重点实验室
文章来源:明阳 编辑:林宝唐 发布时间:2025-11-15 

广西绿色建材与建筑工业化重点实验室依托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0年获批广西第三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绿色建材与建筑工业化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致力于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水平科研平台。经过十余年建设,已形成以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拥有12000平方米实验场地及7738.3万元仪器设备,取得显著成效:

一、重大科研成果

近五年,实验室在获得了关键技术原创性的突破,获得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行业协会奖2项;承担国家级项目28项(含国家优青1项、区域联合基金重点1项)、省部级项目52项(含广西重大专项2项、杰青1项)、横向项目188项,总经费608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31篇,其中T1期刊论文117篇,授权发明专利80项,参编标准5部。

实验室在“固废高值利用”、“预应力特种结构”、“装配式结构技术”、“连续倒塌灾变机理”等方面成果均得到了成功应用。针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无法满足海工基础设施抗蚀性能需求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系列高铁相高抗蚀胶凝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并实现了严酷环境下重点工程应用,取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30亿元,相关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3年)、广西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建材科技奖(发明类)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针对光纤传感的量程小、存活率低、与钢丝和钢绞线耦合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扩大光纤监测量程和提高存活率等目标,服务于“中国天眼”重大工程,实现大型索网索力在线监测,相关成果获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广西区科技进步二等1项、行业协会奖1项;系统探索了混凝土结构抗连续性倒塌的力学机制,提出动力效应试验方法,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建立了结构抗倒塌抗力机制理论模型和抗力提升策略,成果获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6项。

二、人才培引

培养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12人次,包括国家优青1人,广西杰出人才1人、八桂学者3人、广西青年拔尖人才3人、“西部之光”学者3人等;实验室积极引进优秀青年骨干,近五年累计引进青年博士17名,充实实验室的新鲜血液,有力推动实验室的发展。实验室有力支撑土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及博士点建设,年均培养研究生112人、博士生5-6人,获得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实验室主任钱凯教授连续四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榜单,三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三、开放合作

实验室的“固废资源建材化利用”科技成果展厅、“阳光e家”零能耗小木屋等科普基地,年均接待专家学者及学生超2800人次,举办科普活动30余场;年均邀请国内外学者到实验室开展学术讲座30余次,设立开放课题,与武汉理工大学、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单位合作获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