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始建于1983年,设有土木工程(包含岩土工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四个方向)、工程管理、建筑学和智能建造(广西首个)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广西优质专业,2012年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2017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管理专业为广西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博士点,“岩土工程灾害防治”、“土木工程材料”2个自主设置博士二级学科,以及“土木工程”、“土木水利”两个一级学科学术和专业学位硕士点。土木工程学科为广西一流建设学科、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广西自治区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3个)、中试基地(2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广西土木唯一)、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广西首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盟国际化土木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等21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52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88人(含外聘35人)。拥有国家优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广西杰出人才(1人)、八桂学者(2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3人)、中组部“西部之光”计划入选者(2人)、广西卓越学者(1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百人(2人)、其他省部级人才(2人)等国家和广西高层次人才近20人次,已认定的广西B层次人才1人,C层次人才3人,D层次人才4人,E层次人才3人。拥有国家优青创新团队、广西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广西八桂学者创新团队、广西卓越学者创新团队、广西特聘专家创新团队等12个国家和地方教学与科研团队。
学院面向国际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前沿,针对广西及周边重大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区域联合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和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9年)、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2010、2025年)、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2017、2023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11年1项,2022年3项)等国家及省部级奖近30项。研究成果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和“中国天眼”等国家重大工程,同时在“广西岩溶地灾防治”、“漓江流域生态修复及水环境风险管控”等地方发展重大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科教、产教、赛教”三教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家国情怀的应用创新型一流人才。
(数据截至202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