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应土木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杰在屏风校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我校师生作题目为《土木工程学科研究发展前沿》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副校长王磊主持。土木工程学院师生代表8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伊始,李杰院士从土木工程“支撑人类文明发展基础性学科”的战略定位切入,系统梳理了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他指出,四十年来,我国在超高层建筑、大跨桥梁、深海工程等领域的突破,彰显了“中国建造”的全球影响力;但伴随城镇化进程趋缓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行业正面临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的深刻变革。
聚焦学科关键突破方向,李杰院士重点阐释三大核心议题。在工程结构设计理论领域,强调需突破传统经验模式,发展数据驱动的预测型设计方法;针对结构性能演化与长寿命设计,提出通过材料退化机理研究与智能监测技术融合,构建全周期可靠性评估体系;关于土木工程防灾与生命线工程系统,主张建立城市级灾害模拟平台,提升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系统韧性。李杰院士通过理论革新与技术落地的关联性分析,揭示了前沿研究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行业下行期的学术规划等焦点踊跃提问。李杰院士强调挑战与机遇并存,建议科研工作者紧扣国家战略,深耕智能防灾、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勉励学子夯实基础、拓宽跨学科视野,以问题导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行业转型储备核心突破力。
李杰院士长期以来始终关心我院发展建设,心系校友成长,以学术积淀反哺育人事业,通过多维度资源对接与精准指导,为校友发展持续注入动能。本次报告不仅为学院学科发展“明方向”,为科研攻关“指路径”,更是通过行业前沿经验与洞见,为师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方向指引,让青年师生“知使命”,助力师生精准规划职业路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学院将锚定李杰院士报告中所提出的智能防灾、绿色建造等方向,深耕细作、创新突破,全力以赴为高水平理工大学的建设贡献力量。

讲座现场
(一审:张毅;二审:徐时;三审:于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