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楚剑教授应邀做客土木工程学院,在我校屏风校区教四楼4204会议室为师生带来题为“生物矿化技术在土体加固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的精彩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于晓辉副院长(主持工作)主持,相关领域教师与研究生积极参与,参会师生热情高涨,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楚剑教授首先对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MICP)与酶诱导碳酸盐沉淀(EICP)方法与反应过程进行介绍。在诸多生物方法中着重介绍生物水泥的优势,具有室温生成、节能、易注射、易施工且胶着力更强的优点。随后,楚剑教授指出MICP/EICP技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为反应中产生的氨气、浇筑存在不均匀性、对粘性土适用效果较低。针对这一方法,楚剑教授提出采取一相低pH(4–6):将菌/酶、尿素与Ca²⁺同注,先以低pH形成滞后期实现均匀分布,再随水解升pH沉淀CaCO₃;滞后时长受生物量/脲酶活性控制。一相低pH(One-phase-low-pH) MICP/EICP方法优于常用的两相MICP/EICP方法。该法对EICP更是必选。它能使处理更均匀,氨气大量减少,增加施工效率,改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在同等碳酸钙的条件下一相低pH EICP比一相低pH MICP产生更高的强度。有些EICP和MICP方法已有相应的工程应用。这包括尘土和风沙治理,海岸保护,文物修复,及岩石节理注浆。
最后,在场师生围绕报告内容踊跃提问、深入交流,楚剑教授逐一细致解答。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我院师生对MICP/EICP机理及其工程应用路径的理解,也为同学们带来新思路与新方法,进一步夯实学术研究能力。

现场照片(一)

现场照片(二)

现场照片(三)
(一审:宋宇;二审:张毅;三审:于晓辉)